山东:技改赋能 智造提质 设备更新驱动“绿色生产”(2’39”) [解说]山东省以设备更新与技术升级为抓手,引导企业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。企业通过引入先进生产线和应用数字化技术,在生产效能与产品质量双提升的同时,实现节能减排。 在山东电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车间正在赶制一批3万平方米的智能网络地板。得益于企业新上的智能网络地板生产线,产品的部分核心指标较行业标准提升10%以上。 [同期]山东电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 乔拴虎 我们这套生产线的工艺采用的是双层喷塑,比传统的单层喷塑,在能耗和排放上能降低20%以上。而且我们在生产工艺上还进行了智能化集成,生产效能比传统的设备能提高50%,年可节约费用300万元。 [解说]当地政府部门也及时通过“政策找人、服务上门”的方式,为企业落实财政扶持政策。 [同期]淄博市淄川区工业和信息化局项目办公室主任 马佐 建立“政策—企业”数据库,开展精准匹配,通过组织设备更新供需对接“企业行”活动,确保惠企政策应知尽知。 [解说]作为一家专注防静电地板的科技型企业,山东电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方考察,引进智能技术,优化生产环节,解决了传统铺贴工艺的污染痛点。 [同期]山东电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袁国梁 数字化生产流程大幅减少人工操作误差,确保产品全流程标准化生产,提升了质量稳定性。同时,新生产线的投产,让我们成功填补了产品空白,完善了供应链体系。 [解说]走进山东韵杰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印刷车间,新投用的投资3000万元的智能印刷生产线正在加紧印制书籍。 [同期]山东韵杰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 翟爽 我们的生产效率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,我们整体的印刷量目前是可以实现每个小时一万六千印。 [解说]在智能印刷生产线投用之前,企业也曾受困于市场的低端竞争。企业发现,要想实现稳健发展必须依托技改突围,其方向就是更新设备、改进工艺。 [同期]山东韵杰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印刷车间主任 王关祥 以前旧设备的时候印刷效率比较低,而且每小时只有一万三千印,并且是单面印刷。现在上了新的智能生产线后,可以双面同时印刷,色彩还原度也比以前更好了。 赵小羽、曲磊、王家其 山东淄博报道。 |